鹰娑川之战率五百骑突袭西突厥军大营迫使其阵容大乱,追杀斩首一千五百级。苏定方上任后击败禄东赞率领的吐蕃大军,迫使吐蕃派使者向唐朝谢罪请求和亲。颉利可汗撤至白道时与李世勣展开大战,突厥大败损失惨重。颉利率残余撤至碛口,又被李世勣击败。颉利可汗率十余骑欲逃至吐谷浑,被李道宗擒获,突厥灭国。联军大溃,韩信率军冲击俘获大将龙且,并歼灭联军,齐国灭亡。
一、孙武 :兵家祖师爷,破楚,柏举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但后来却接连被楚秦联军大败。接连著有《孙子兵法》为世界军事史上著作之一。
二、苏定方:灭西突厥、百济两国,平定西突厥右厢最强部阿悉结部叛乱,生擒三首领,击败西突厥、吐蕃、高丽、百济。世界古代史上征战地形最多的将领(平原、戈壁、沙漠、雪山、高原、海洋、山脉)闪电战战术大师之一,平定阿悉结叛乱从洛阳到乌海(青海共和县)到疏勒(喀什)到阿忒八失,再返回洛阳仅用四十余天。而且中间还有乌海之战和平疏勒【十一月癸亥(二十一日),贺鲁部悉结阙俟斤都曼寇边,左骁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抚大使以伐之。五年正月癸卯(初二),苏定方俘都曼以献。】伐高丽,与程名振率兵一万渡辽水讨伐高丽,高丽军见唐军人少于是渡过贵端水迎击,结果大败,被唐军俘战一千多人,其余大部分都掉河里淹死。鹰娑川之战率五百骑突袭西突厥军大营迫使其阵容大乱,追杀斩首一千五百级。伐西突厥仅率万余步骑,先大败西突厥处木昆部一万帐(六万人,兵力三万),曳咥河之战遇西突厥主力十万精骑,命步兵占据高原组成长槊方阵,自己则率骑兵列阵于北山。西突厥骑兵想用人数优势加包夹战术歼灭唐军步兵,结果因为是仰攻加上一直以来马匹都惧怕长矛(槊比矛长)导致三次冲锋都被唐军击却,死伤惨重,苏定方见西突厥三冲失利士气大衰,阵容不稳时亲率骑兵冲锋,西突厥大败,被杀三万人,二百多为高级官员被杀。次日又进攻西突厥军,西突厥战败五弩失毕部投降,五咄陆投降阿史那步真的南路军(安抚为主大概数千左右)。当时天降大雪,雪深二尺,将士请求等天气暖和了再追击,但是苏定方一排众议下令唐军踏雪行军,唐军一路招抚各地的部落保证了后勤供应,行至双河时与南路军会师。又行军数百里至西突厥牙帐时立即转用战斗阵型突袭西突厥牙帐,斩获数万人,又追击至碎叶河歼灭沙钵罗可汗部众。派萧嗣业追击沙钵罗可汗至石国,擒获,西突厥灭国。乌海之战率精兵一千大败吐蕃亚相、禄东赞助手达延莽布支八万大军,达延莽布支阵亡,禄东赞因此事被赞普免职。平阿悉结之战率军一万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一日一夜行军三百里至马保川,阿悉结酋都曼大惊,率兵数万迎击,大败,撤入城内。唐军趁势围城,夜晚,唐军援军赶到,都曼出城投降,阿悉结平定。伐百济,率领水路大军十万先于入海口大败百济驻军,又趁潮而上至伎伐浦 ,百济倾国来战,唐军大胜与新罗军会师后攻破泗沘城,百济灭国。伐高丽率五万大败高丽南路主力于大同江,又败高丽军于马邑山,包围平壤。在缺衣断粮七个月,友军覆灭的不利条件下,仍旧能够在撤军的时候大败的高丽、日本追军(根据日本书纪记载日本在662年三月派军援助高丽,而当月正是唐军撤军的时候),又反攻至平壤城下后撤军。(同样是撤军,宇文述就是全面溃败。) 定吐蕃,吐蕃大败吐谷浑吞并其国土后,唐高宗命郑仁泰率凉甘肃伊瓜沙六州三万于人援助吐谷浑,战不利改任苏定方。苏定方上任后击败禄东赞率领的吐蕃大军,迫使吐蕃派使者向唐朝谢罪请求和亲。又助吐谷浑收复赤水。直到去世,吐蕃都不敢发兵进攻吐谷浑。死后第二年,吐蕃立马发兵进攻吐谷浑,迫使吐谷浑可汗第二次逃入唐朝。徒弟为裴行俭。
三、李靖:南平南梁,北灭突厥,西定谷浑。平南梁转败为胜(李孝恭率兵先败,文士弘追击)大败文士弘精兵数万人,又败南梁大将杨君茂、郑文秀,攻克南梁都城江陵,利用心理战使南梁数十万大军不战投降。平辅公祏之战,一排众议先败其骁将冯惠亮,率轻兵进攻丹阳,辅公祏不战而逃至武康时被擒。太原之战,率兵一万抵御突厥十余万大军,友军皆为突厥所败,唯独李靖击败突厥并得以保全。灭突厥之战,先率三千骑奇袭攻破突厥牙帐定襄,同时令李世勣屯兵于白道,接着动用自己反间计策反颉利可汗手下,引诱其至白道。颉利可汗撤至白道时与李世勣展开大战,突厥大败损失惨重。颉利可汗率余众逃至铁山,以称臣求和为谎子想退守漠北发展,结果被李靖识破。李靖命苏定方率二百精骑突前,自己则率一万大军跟随,又命李世勣屯军于碛口(铁山北)苏定方先率兵突入突厥牙帐,颉利可汗想组织军队反抗,结果此时李靖的主力赶到,突厥军不战自溃,大败。颉利率残余撤至碛口,又被李世勣击败。其部众十五万人被李靖、李世勣俘获。颉利可汗率十余骑欲逃至吐谷浑,被李道宗擒获,突厥灭国。灭吐谷浑之战,带伤于最冷的十二月进军至吐谷浑境内,吐谷浑得知唐军进攻的消息后使用了坚壁清野的战术,想利用高原反应、天气问题和粮食问题迫使唐军撤军。李靖兵分两路,侯君集、李道宗进攻吐谷浑偏师,自己则率薛万均、李大亮、契苾何力、执失思力等将正面进攻吐谷浑主力。五月,李靖军攻破吐谷浑伏允牙帐,同月两军会师。又命契苾何力和薛万均率军追击伏允可汗,唐军追击至于阗时擒获伏允可汗。著有兵书《卫公兵法》,徒弟为侯君集。
四、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无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伐楚之战数万兵力攻破楚国郢都和陪都鄢郢,占领楚国半壁江山,华阳之战斩杀魏、赵、韩联军十三万人。攻韩拔五城,斩首五万。长平之战歼灭赵国四十五万大军。一生征战歼灭敌军百万人。
五、韩信:灭魏、赵、齐、楚三国,多次以少胜多,垓下之战歼灭楚军主力。(当然此战是汉军以多打少,且全明星阵容。)伐魏先用疑兵策让魏王误以为汉军要渡河关,实际却率奇兵突袭魏都安邑,魏军慌乱之下被汉军大败,魏国灭国。伐赵先派一万兵列水而阵,又派二千骑兵迂回至赵军军营。先佯装败退引诱赵军追击,同时命二千骑兵突入赵军大营插入汉军旗帜,赵军与汉军主力交战不利,撤军时发现大营被占,于是瞬间溃败,汉军趁机发起反击大败赵军,赵国灭国。伐齐先率军佯败诱使齐、代联军追击,联军追击前韩信便命士卒堵住河水上游,等联军渡河时,韩信命兵开闸泄洪。联军大溃,韩信率军冲击俘获大将龙且,并歼灭联军,齐国灭亡。伐楚亲率三十万大军联合刘邦和其余将领共六十万大军围攻项羽,韩信先率兵正面进攻楚军,被击败。撤军时命两翼包夹楚军,楚军大败。夜晚时命士卒奏楚乐动摇楚军军心,次日发动总进攻歼灭楚军残余,楚国灭国。著有《韩信兵法》
六、速不台,世界古代史上路上行军距离最远的将领。伐蔑儿乞时命士卒将器物遗落在路上,使蔑儿乞人误以为是逃兵,于是不设防备,结果被速不台突袭,全军覆没。与哲别率兵两万追击摩柯末,摩柯末从各地征调十万大军欲抵御蒙军,结果将士皆因惧怕蒙古而四散而逃,速不台追至里海南岸,摩柯末于里海的一座小岛上病逝。伐阿塞拜疆,速不台和哲别行军至阿塞拜疆,阿塞拜疆王率兵三万迎击,速不台佯败,阿塞拜疆军追击时哲别率军突袭其军侧翼,速不台也率军调转马头反击,阿塞拜疆军大败。伐钦察、阿兰,蒙军在大败阿塞拜疆后继续北上至钦察境内,遇到钦察、阿兰五万联军,速不台用离间计和大量的金银珠宝使钦察撤军,钦察撤军后速不台和哲别便率军歼灭了阿兰军,接着又回师歼灭了这在撤军的钦察军。败罗斯联军,蒙军歼灭钦察军后,继续追击其余钦察人,钦察人向罗斯、基辅二国求助,罗斯、基辅组成了一个八万人左右的联军,速不台见敌多我少,又一次佯装败退并利用骑兵的机动力使联军疲惫不堪。蒙军退至迦勒迦河南岸时联军居然发生了内乱,钦察人和罗斯军率先渡河,速不台见敌军阵型不齐,于是令重骑兵突前,轻骑兵居后向钦察、罗斯军发起反击,钦察罗斯军大败,前军被歼灭,后军也在撤军时大部分士兵掉入河里淹死,蒙军渡河后歼灭了剩余的罗斯军。基辅军见钦察罗斯军被歼灭,于是赶忙撤军但还是被蒙古军追上,基辅军便用战车为防御阻挡蒙军进攻,速不台见攻不下来,于是派使者说如果投降绝对不杀,基辅军放下武器撤出防线后,速不台立即命部分士卒占领高地,自己和哲别则率军突袭,结果就是基辅军也基本上被蒙军歼灭。伐金,速不台哲别在扫荡钦察后被成吉思汗召回,哲别病死于回师途中,窝阔台继位后向金国发起了猛攻,金国名将完颜彝于大昌原以四百骑大败蒙军八千,于是窝阔台命速不台率兵四万讨伐。速不台攻克小关,行军至倒回谷时与完颜彝和樊泽率领的一万一千精骑相遇,双方展开大战,结果蒙军大败,战死一万多人,战后速不台收到了窝阔台的严厉指责。窝阔台又命速不台率兵十万进攻开封,但是没有攻下来。长子西征,灭金后窝阔台以拔都为诸王统帅,命速不台率精兵十五万西征,因为这次西征的将领和士兵皆为长子(拔都是次子)故此次西征被后世称为“长子西征”。速不台先率大军讨平不里阿耳,次年又率军讨伐奇卜察克别部酋八赤蛮,八赤蛮听闻蒙古前来大惊失色,弃军而逃被蒙古军追到里海,其妻子被速不台俘获。次年征服斡罗斯后拔都分兵五道讨伐东欧各国,速不台和拔都率主力六万翻越喀尔巴阡山进攻匈牙利。因为匈牙利内部爆发内乱,速不台率军至喀尔巴阡山口时,当地的匈牙利贵族统帅的军队皆袖手旁观,只有匈牙利王贝拉的军队抵抗,结果就是蒙军轻轻松松变攻破了喀尔巴阡山防线。匈牙利王贝拉自知以自己的实力是完全抵抗不了蒙军的攻势的,于是派使臣向神圣罗马帝国、教皇国求助,被拒绝。又派使臣向奥地利求助,奥地利同意出兵援助,于是匈牙利和奥地利组成了一只十余万的大军,不过奥地利虽然明面上是援助匈牙利,实际上是想以此为机蚕食匈牙利西面的土地。速不台不想让两军会师,于是使用疑军计让士兵在每匹马上绑上假人,让奥地利军误以为蒙军人数众多从而只敢屯军于赫尔曼施塔特不敢支援匈牙利王贝拉,然后速不台率军伏击大败之;奥地利残余部众与匈牙利王贝拉会师,速不台还是使用老战术,佯败吸引敌军出动,在撤退的时候又不断地丢弃一些金银珠宝让敌军抢夺,然后不断放箭骚扰,蒙军撤至赛约河南岸时匈牙利军不敢再追击,于是两军便于赛约河两岸形成对峙数日。到了某天晚上,速不台向拔都献计“拔都率主力正面进攻,速不台则率偏师由赛约河下游渡河,然后两军夹击匈牙利军。”拔都同意了速不台的计策,次日清晨拔都率主力猛攻但皆被击退,于是拔都便命士兵使用抛石机砸向守桥的奥地利军,奥地利军大溃,蒙军趁胜渡河将其歼灭。速不台这边也顺利渡河与拔都军形成夹击态势,匈牙利军怯战纷纷出营溃逃,蒙军则使用围三缺一的战术故意放匈牙利军逃跑,然后突然发起进攻将匈牙利军全部歼灭,此战匈牙利、奥地利联军全军覆没。
七、徐达,明朝第一名将。伐张士诚,张士诚命大将陈保二率军攻镇江,被徐达于龙潭击败。伐陈友谅,徐达和常遇春大败赵普胜后陈友谅亲率大军来援,被徐达伏击大败,战死一万多人。次年与陈友谅的六十万(号称)大军战于鄱阳湖,徐达率军大败陈友谅军前军,杀千五百人,陈友谅大败战死。伐元,时朱元璋自称吴王,蒙军进攻徐州被徐达击败,战死一万多人。后来徐达被朱元璋任命为“征虏大将军”率兵二十五万北伐元朝,因为元庭内乱手握重兵的王保保在明军北伐时居然不出兵支援反倒是驻足观望,结果就是吴军顺利攻破元大都。元顺帝逃往漠北后,朱元璋又命徐达讨伐王保保,徐达使用围魏救赵的战术奇袭太原,当时正驻军于保安的王保保听闻后立即回师救援,徐达率精骑夜袭王保保大营,王保保军大溃,吴军攻陷山西。朱元璋称帝建国号为“明”洪武三年徐达率军十余万讨伐王保保,两军于沈儿峪对峙,夜晚王保保命精兵偷袭明军大营,明军大乱但很快便将王保保军给击退了,次日徐达率全部明军向王保保军发起总进攻,王保保军大败仅被俘人数就有八万多人,王保保自己则带着妻子逃到黄河抱着浮木渡河而逃了。洪武五年明太祖又命徐达率军五万北伐北元,明军出塞至土刺河时与王保保军和贺宗哲军相遇,明军惨败战死数万人。洪武十四年,元将朵儿不花等犯永平,徐达奉命率军讨伐。四月,徐达夜袭灰山(,兵临黄河,朵儿不花遁逃。
八、杨素或岳飞
九、王忠嗣,盛唐第一名将,击败吐蕃、突厥、奚、契丹,且都是对方首领。青年御敌:开元十二年,王忠嗣被调往河东担任代州别驾兼大同军戎副。当年八月,王忠嗣率轻骑出塞击败来犯的突厥骑兵。讨伐吐蕃:开元十七年,时吐蕃赞普率大军在唐蕃边境的郁标川搞阅兵。王忠嗣对萧嵩说“我跟着您三年了,还没有什么能够报答您(天子?),希望您给我数百精兵让我去偷袭吐蕃大军。”萧嵩答应了他的请求。夜晚,王忠嗣率领数百精兵出张掖奔向郁标川。唐军到达郁标川附近后,看见吐蕃大营旌旗密布、整个山谷挤满了拿着长槊的士兵和披甲的具装骑兵。将士们都打起了退堂鼓劝王忠嗣道:“要不咱们回去吧,等下次我们人多了再来。”王忠嗣否决了他的提议,表示:“来都来了,不砍几个吐蕃人怎么好意思回去呢?”这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这让原本以弓弩为主骑兵为辅的唐军更加被动。王忠嗣下令唐军舍弃弓弩改用进攻方阵趁吐蕃阵型未稳展开冲锋,他更是亲自提刀列阵斩杀吐蕃士兵,唐军士兵发了疯一样砍杀敌军,乱军之中赞普牙官被杀。吐蕃大败被杀数千人,更有不计其数的人坠崖而亡。开元二十六年,吐蕃大将乞力徐率大军攻打鄯州,鄯州都督杜希望久闻王忠嗣有勇有谋,于是杜希望奏请朝廷希望将王忠嗣调回河西参加与吐蕃的战斗,王忠嗣调回河西后先是击败了乞力求的军队;接着,杜希望又命王忠嗣攻打新城,王忠嗣顺利的完成了杜希望交给自己的任务攻下了新城并将附近的粮食抢劫一空,烽垒也全部夷为平地。不久吐蕃发兵三万,要想重新取得新城,以报仇雪恨。清晨吐蕃军逼近新城,就在全军都因为敌众我寡而惶恐不安时,王忠嗣突然骑上战马冲入敌阵,左劈右砍杀死数百吐蕃士兵,吐蕃阵脚大乱开始相继踩踏。其他唐军立即一拥而上从吐蕃军侧翼纵兵强袭,吐蕃大败。杜希望又想继续攻下盐泉城,盐泉城内三万吐蕃军队驻守,杜希望连派三位将领攻打都被吐蕃击败。王忠嗣吸取了前面即位将领失败的原因,大败吐蕃莽布支夺取盐城。镇压契丹,开元十八年,王忠嗣被朝廷调往河北跟随信安王李祎讨平契丹。讨伐奚、怒皆,开元二十八年,王忠嗣被调任为朔方节度使同时兼任河东节度使、灵州都督。开元二十九年,唐将赵承先远征奚怒皆惨败。天宝元年秋,王忠嗣率领朔方军北伐与奚怒皆联军展开决战,唐军三战三捷打的联军全军覆没,夺回了去年唐军被抢夺的物资,耀武漠北后凯旋回归。次年,王忠嗣再次北伐击败了奚和突厥联军。此战彻底打服了奚族,也同时粉碎了奚与突厥的联盟。北伐突厥,天宝元年突厥内乱,王忠嗣用计策反回纥、拔悉密、葛罗禄攻打突厥白眉可汗。次年率军北伐大败突厥白眉可汗,突厥阿波达干率部东逃重新整合东部左厢一十一部并与奚联合实力有所恢复。天宝三年,王忠嗣率朔方精骑一万余骑北伐,唐军于萨河内山歼灭突厥左厢,俘获所有老幼封狼居山后回国。西讨吐蕃,王忠嗣回国后被玄宗任命为河西、陇右、河东、朔方四镇节度使主持对吐蕃的战事,因为北方突厥已经被灭且回纥尚且还造不成什么威胁,于是王忠嗣主动辞去朔方、河东节度使。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期间王忠嗣分别于青海、积石等地大败吐蕃拓地千余里,又大败吐谷浑于墨离。
十、噶尔.钦陵赞婆,吐蕃历史第一名将。攻伐吐谷浑,显庆五年论钦陵受命讨伐吐谷浑,吐谷浑不敌大败向请求内附。与唐交战,咸亨元年钦陵赞婆兄长赞悉若多布被任命为大论,赞悉若多布任命钦陵赞婆主兵吐蕃东境统帅吐蕃东部驻军、吐谷浑、党项、羌等部落,同年吐蕃联合输了大举北伐策反于阗,攻陷西域十八州,又陷龟兹拨换城。唐高宗任命名将薛仁贵统帅唐军五万讨伐吐蕃,钦陵赞婆先派偏师驻军于河口,让薛仁贵误以为是吐蕃的主力,然后又率二十万大军迂回至薛仁贵背后于乌海突袭郭代封率领的后勤部队,唐军大败后勤被断。薛仁贵得知郭待封军覆灭于是率军撤回,又被钦陵赞婆设立的军队伏击,撤退至大非川固守,钦陵赞婆亲率吐蕃、吐谷浑、党项、白兰等军数十万围攻,驻扎于西域的吐蕃驻军也被赞普调往大非川由论钦陵指挥。唐军不敌,大败死伤殆尽。咸亨四年钦陵赞婆与赞悉若多布于吐谷浑境内进行募兵来填补大非川之战时吐蕃所损失的兵力。仪凤三年,唐高宗任命宰相李敬玄率兵十八万讨伐吐蕃,钦陵赞婆再次派偏师引诱唐军深入,唐将刘审礼率唐前军两万人追击,结果落入了钦陵赞婆设好的陷阱,李敬玄怯战居然不敢发兵支援,结果刘审礼部被吐蕃军歼灭,刘审礼重伤而亡,副将王孝杰被俘。李敬玄听闻刘审礼部全军覆没后慌忙撤军,钦陵赞婆任命跋地设率军追击,李敬玄居然挖壕沟自卫结果被吐蕃军团团包围,正当钦陵赞婆的主力即将赶往战场时,唐将黑齿常之率死士夜袭跋地设军营,唐军才得以安全返回唐境。永隆元年,钦陵赞婆与跋地设率军三万攻河源,与李敬玄交战,唐军大败。夜晚黑齿常之又率死士夜袭吐蕃军营,吐蕃大乱被杀二千余人,钦陵赞婆与跋地设逃走。永隆二年,黑齿常之又又又率军夜袭吐蕃军营,钦陵赞婆再一次逃跑。永淳元年,钦陵赞婆率兵入寇被李孝逸击退。垂拱元年,钦陵赞婆被任命为大论。垂拱三年,钦陵赞婆率兵攻陷安西四镇。永昌元年,武后令右相韦待价率三十六路总管共十八万大军西征,钦陵赞婆还是老战术诱敌深入但这次他不但使用了诱敌深入的战术,而且在唐军西征前在西域大搞坚壁清野使唐军粮草供应困难。唐军行军至寅识迦河时先占据上风,但此时突然天降大雪导致后勤被阻,钦陵赞婆趁机率军掩杀,唐军大败。长寿元年,武则天再令王孝杰统兵西征。这三年里吐蕃内部由于赞普已经成年,故对噶尔家族权倾朝野不满,史载赤都松赞“武艺精湛,圣明远超他人”是为吐蕃的一代雄主。寅识迦河之战后赤都松赞立即开启了限制噶尔家族的计策。天授元年,赤都松赞令其亲信坌达延和大论钦陵赞婆共同主持议事会,次年又亲自主持议事会并全国性大募兵,因为遭受赤都松赞的迫害,原本臣属于吐蕃的羌蛮首领纷纷内附投唐,吐蕃不得不将大军大批南调讨平叛乱。由于吐蕃在西域的驻军南下平叛,大论钦陵赞婆不得不请求赤都松赞册封阿史那俀子为十姓可汗管辖五弩失毕地区和西域地区。同年,王孝杰率藩汉联军十余万人大破阿史那俀子和勃论收复龟兹、于阗、疏勒,臣于唐朝的突骑施首领也击败突厥远征军收复碎叶。钦陵赞婆率兵救援,吐蕃围城数日不克,王孝杰率唐军从背后发起突袭,吐蕃大败撤军。赤都松赞主政后对唐连战连败不得不重新启用钦陵赞婆希望其能够挽回颓势,钦陵赞婆只得全力以赴率领吐蕃在青海、北境的全部数十万大军取道河源,进逼河西。武则天令王孝杰统率河陇旧军二十万抵御吐蕃,但突厥的进攻打乱了唐朝的部署,王孝杰不得不率军先与突厥交战,击败突厥后王孝杰又因为安抚吐谷浑降部不利引起叛乱,王孝杰于是又率军平叛。三个月内进行两次大战使唐军早已疲惫不堪,加上契苾明的去世使唐军更加雪上加霜,三月,唐军与吐蕃军于素罗汗山展开决战。当时唐军和吐蕃军皆扎营对峙,区别是唐军是客场作战追求速战速决,但吐蕃是主场作战不用考虑后勤问题,于是两军就一直对峙了数日,后来王孝杰因为粮草要耗尽了于是与钦陵赞婆约战,钦陵赞婆见唐军士气开始下滑且粮草也快吃完了,所以就答应了约战的要求。次日两军于廓瓦尔进行决战,吐蕃方面士气旺盛反观唐军则因为高原反应和粮食快吃完了导致士气低落,结果就是吐蕃大败唐军,歼灭十万人。不过此战吐蕃也损失不小,以至于到九月时钦陵赞婆才联合突厥入侵凉州并擒获凉州都督。圣历元年,钦陵赞婆攻陷大小宗喀,生擒唐大将都护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