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Mind提供专业模板,方便同步在多种设备上使用,适合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协作。半坡住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住干栏式房屋。
七下历史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第一单元:
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统一,结束分裂;隋文帝时期实施改革,加强中央集权;隋炀帝时期开通大运河,加强南北交流;隋朝灭亡,杨广被杀。
2.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高祖建立唐朝,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史称“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时期继续推动政治、经济改革,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
3. 盛唐气象: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丝织业、陶瓷业繁荣;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
4.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来华学习中国先进文化;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促进佛教在日本和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5.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开元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安禄山叛乱,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最终灭亡。
第二单元:
1. 北宋的政治:赵匡胤建立北宋,统一北方;军事、政治、经济措施巩固政权。
2.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契丹、党项建立政权,与北宋对峙;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后发生战争,最终议和。
3. 金与南宋的对峙:女真族建立金朝,攻灭辽、北宋;南宋建立,与金对峙,达成和议。
4. 宋代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超过北方;丝织业、棉纺织业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兴盛。
第三单元:
1. 明朝的统治:朱元璋建立明朝,强化皇权;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2. 明朝的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增进中外友好往来。
3.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建筑与文学取得重要成就,如《本草纲目》、紫禁城、《三国演义》等。
4. 明朝的灭亡:社会矛盾激化,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5.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管理边疆;台湾、西藏等地区纳入版图。
6.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7.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君主权力集中,文化上推行“文字狱”。
8.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发展,如《红楼梦》、昆曲和京剧。
结合思维导图学习历史,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GitMind提供专业模板,方便同步在多种设备上使用,适合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协作。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历史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以下是对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内容的改写与润色,旨在提高表述的准确性与流畅性,并保持原有信息的完整性。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 元谋人:生活约170万年前,位于云南元谋,是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2. 北京人:存在约71万至23万年前,发现于北京周口店,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
3. 山顶洞人:约3万年前,北京周口店,与现代人相似,掌握人工取火、磨制和钻孔技术,具有审美意识。
第二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4. 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的异同:两者均为新石器时代代表,都从事农业和定居,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半坡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在长江流域。半坡住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住干栏式房屋。半坡种粟,河姆渡种水稻。半坡制作彩陶,河姆渡制作黑陶。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5. 半坡居民的生活:距今约6000年,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制作磨制石器,开垦土地,种植粟,饲养家畜,使用陶器,特色为彩陶。
6. 河姆渡人的生活:距今约7000年,住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使用农业工具,制作陶器、玉器,养蚕缫丝,使用织布机,进行象牙雕刻。
7. 原始农业的发展:中国南方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黄河流域为粟的最早起源地。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和磨制工具的发展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兴起,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基础。
2009年初一历史第一单元重点知识
一、原始人类:1、元谋人(距今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
2、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遗留化石残骸最多,采集、狩猎,使用火,打制石器,群居生活)
二、原始农耕文化:1、半坡原始居民 (种植粟,饲养家畜,磨制石器,纺织,半地穴式房屋)
河姆渡原始居民 (种植水稻,饲养家畜,磨制石器,纺织,干栏式房屋)
三、黄帝、炎帝--------打败蚩尤,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初一历史上册14课思维导图怎么画?
你用的是什么版的?是丝绸之路那课吗?
把沟通中外.......为大标题而后分为张骞.....和丝绸.....和管理三部分,然后在各部分写问题。我通常是从左往右列大括号
如有绘画元素,在四角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