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秀士陈某巧言善辩,引起司徒不满。陈某一个字没写交了白卷,因此落选。伯夷和叔齐都是商代孤竹国王子,孤竹君遗命叔齐当王,叔齐要让给伯夷,伯夷不肯,二人一起出走。知县洪应贤得知这件事,把张巫捉到县衙。张巫无言以对,跪下求饶。县令把张巫杖责三十驱逐出境,聚敛的钱财没收充公。原来,赵若愚在卧室发现了窖银,假作癫狂,用石子掉包,盗走了银子。但是,对钱极度渴望,真容易精神错乱。
善辩
很久以前,泰山皇帝招募人才,派司徒崔皓选拔。雍州秀士陈某巧言善辩,引起司徒不满。在写问答的时候,题目是:鸱枭为什么食母,弱水为什么西流,武王为什么伐纣。陈某一个字没写交了白卷,因此落选。
后来,因为别的机缘,皇帝还是召见了陈某。皇帝问他为什么不答试卷。陈某说:“那三个题目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所以不答。不问乌鸦反哺却问鸱枭食母,不问百川归海却问弱水西流,不问伯夷叔齐让国,却问武王伐纣,恐怕司徒大人有异志。”皇帝对陈某的回答很赞赏,封他做了上卿。
故事出自《稗海》搜神记。文中的泰山皇帝不知道是谁,枭是传说中的一种恶鸟,长到一百天就把母鸟吃掉,然后离巢起飞。伯夷和叔齐都是商代孤竹国王子,孤竹君遗命叔齐当王,叔齐要让给伯夷,伯夷不肯,二人一起出走。后来,商灭亡,二人不吃周朝的粮食,采薇而食。他们一边采薇,一边唱到: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意思是说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是不对的。最后,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
善辩的故事非常多,《世说新语》里的《杨氏之子》被选入小学课本。内容是梁国杨某家的儿子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访的时候只有杨氏子在家,他给客人端上水果。孔君平指着杨梅开玩笑说:“这是你们老杨家的水果。”杨氏子应声回答:“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再讲几个对话很有趣的小故事,《清稗类钞》里记载:康熙皇帝去庙里上香,对主持施礼,主持没有回礼。大臣华亦详很生气,康熙离开后,华亦详拿起锡杖对着主持痛打,指责他怠慢皇上。主持僧辩解:“皇上拜的是佛,不是我。”华亦详说:“我打的也是佛,不是你!”
《野语》里说:有个县令不明是非,断某案时,一个秀才和他激烈辩论,并指责道:“大人真是糊涂啊!”县令说:“我的确不聪明,但是,十件事也就有一两件弄不清楚。”秀才冷笑:“学生不幸,恰巧在大人的一两件事中。”堂下的听众都忍不住笑起来。
《夷坚志》里讲:婺源怀金乡有个姓张的巫师,经常到别人家索要钱米,如果不给,他就在主人家门口跳跃翻跟斗,诅咒主人得祸。有时候凑巧,他打筋斗后主人生病,大家因此畏惧,张巫聚敛了很多钱财。
读书人汪廷瑞羡慕张巫能得到不义之财,依附在他身边牟利,助纣为虐。还给张巫的大门上写了一个牌匾,上写“朝天门”三个大字。大多时候,张巫都带着高高的帽子,身穿宽袖红袍,腰系大黄丝带,坐在家里高谈阔论,追随的弟子闲汉能有三十多人。
有一天,县衙仆役李某路过张家门口,张巫看到李某没跪拜烧香,就让徒弟把他绑回来。李某说:“容我洗洗手再上香。”上香跪拜后,张巫还不放人,又把李某绑了起来。李某说:“我不服,你不是会法术吗?让阴兵在虚空中绑我,我才服气,不然我就禀报知县。”张巫没话可说,放过了李某。
知县洪应贤得知这件事,把张巫捉到县衙。看到张巫神色倨傲,县令说:“你不是会打筋斗吗?能跳过鼓楼就饶了你。”说完又举起拳头道:“要么,你能猜出我手里攥的是什么也可以。”张巫无言以对,跪下求饶。
县令把张巫杖责三十驱逐出境,聚敛的钱财没收充公。汪廷瑞很害怕,连夜搬家去了外地。
骗对骗
有个卖药人,用车拉着一尊观音像,他卖药不诊脉,而是抓一把药洒过观音像的手掌。一部分药沫粘在观音手上。药贩把药沫刮下来包好售卖。人们以为观音有灵,蜂拥购买。
一个青年很想知道原因,于是接连几天请药贩吃饭。每次吃完饭,不付款就和卖药的人一起走了,店小二并不阻拦。药贩很奇怪,忍不住问原因,青年人却要他用观音像的秘密交换。药贩悄悄说:“我那是假的,观音像手里有磁石,药里掺了铁屑。”青年人笑道:“我这个更简单,提前预留足够的银钱,所以店小二不阻拦。”
还有一个故事里讲,某甲种的枇杷没有核,能够卖好价钱。他的朋友很羡慕,多次询问,某甲都不说种植的方法,托言佛赐的神奇种子。于是,朋友请某甲吃饭,当着他的面把一个猪小肘刮毛清洗放入锅里。
片刻后,朋友妻子从厨房端来烂熟的猪肘,味道非常好。某甲惊讶于炖熟的速度,就打听方法。朋友让他用种植无核枇杷的方法交换,某甲说:“开花时用镊子夹去花蕊即可。”朋友说:“我买了两个肘子,其中一个昨夜已经炖熟,今天加热一下罢了!”
(查阅一下,无核枇杷的确有,却不是夹去花蕊那么简单。)
智若愚
江南读书人赵若愚,家贫无以为生,给外地当官的亲戚做书记。平时独居一室,沉默寡言。不知从哪天起,赵若愚开始喃喃自语,几天后又卖了体面的衣服,买了几口箱子。接下来的日子,他天天夜里到后花园挖掘,然后怀揣东西归来,锁到箱子里。
众人以为他挖到了窖银,趁其不在打开箱子,里面都是一包一包的石子。众人照旧把箱子锁好。有一天,赵若愚又揣着东西回来,朋友非要看看,他悄悄说:“我挖到银子了!”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包石子。朋友抢过来扔掉,他大哭起来。人们都说他是贫极妄想,导致痴狂。亲戚怕生出事端,把他关在卧室,让仆人送饭。
赵若愚在屋里哭笑无常,蓬头垢面,每到夜里就在屋子四角挖掘。亲戚没办法,就雇船派仆人送他回去。他坚持带着自己的箱子,路上还小心翼翼打开一口,拿出几块石子打赏船夫。到家后,赵若愚忽然清醒了,沐浴换装,精神百倍。
送他的人回去报告,主人到他的卧室检查,屋子角落都挖得不深,浮土四处散落。床后却有个大洞,好像曾埋着东西,现在里面填满了石子。
原来,赵若愚在卧室发现了窖银,假作癫狂,用石子掉包,盗走了银子。这正是“实者虚之”的兵法呀!
故事出自《野语》,赵若愚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的癫狂是伪装的。但是,对钱极度渴望,真容易精神错乱。我(沧海一粟)有一个小伙伴,比我小两岁,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九几年的时候因为一万块钱彩礼,对象黄了。他先是沉默了半年,然后每天带着锤子铁钎上山砸石头,对人说石头里有宝。疯疯癫癫几年,不到三十岁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