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勤奋学习,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目标。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从2006年7月20日到11月26日,两名“新唐僧”历时4个月,沿着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重走了西行取经之路。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勤奋学习,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目标。完成这个目标,也是我们大家的梦想。而怎样才能完成这个目标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 总结 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 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
3.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统治时期,史称(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4.“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 )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5.右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 )
A.灌溉田地 B.耕种田地 C.鼓风冶铁 D.纺织丝绸
6.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
A.隋文帝 B.隋炀帝C.唐太宗 D.武则天
7.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 朝的( )
A.经济繁荣 B.政治 清明 C.对外开放 D. 文化 昌盛
8.唐朝的长安城内,有 “坊”和“市”的区别,“坊”是( )
A.贵族居住区 B.娱乐区 C.居民住宅区 D.商业区
9.下列各项中与我国历的女皇武则天无关的是( )
A.在设立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B.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C.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0.对比右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钱币上都有汉字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11.“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动是2006“中印友好年”的重要内容。从2006年7月20日到11月26日,两名“新唐僧”历时4个月,沿着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重走了西行取经之路。你知道这两位“新唐僧”“重走唐僧西行路”的起点和终点吗?( )
A.中国广州-尼泊尔 B.中国北京-印度那烂陀寺
C.中国x疆-巴基斯坦 D.中国西安-印度那烂陀寺
12.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 是被人们称为“诗仙”的( )
A.李白 B.白居易 C.柳宗元 D.韩愈
13.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右图中,福娃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假如你想欣赏更多的敦煌壁画,应该去( )
A.甘肃省 B.河南省 C.陕西省 D.四川省
14.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 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 )①李冰 ②李春 ③玄奘 ④鉴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在中国历,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有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杨坚 B.李渊 C.李世民 D. 武则天
17.右图是一尊珍藏在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高僧坐像,1980年,该塑像曾回中国“探亲”,你知道这位高僧是谁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
1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A.《唐本草》 B.《千金方》 C.《金刚经》 D.《步辇图》
19.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 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
A.赵州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泸定桥
20.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x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
21.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
A.隋朝 B.唐朝 C.汉朝 D.南北朝
22.小明暑假期间去西部实地感受大开发的情况,顺路参观了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请你据此判断他去的是下列哪个城市?( )
A.成都 B.兰州 C.西宁 D.拉萨
23.被后世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唐朝画家是( )
A.展子虔 B.阎立本 C.吴道子 D.顾恺之
24.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
A. 散文 B.传奇 C.戏剧 D.诗歌
25. 右图是今年 春节 联欢晚会上的舞蹈《飞天》剧照,七年级一班的唐杰一家在观看此节目时,发出了以下议论,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A.妈妈:她们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
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C.唐杰: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D.叔叔:我到陕西西部旅游时参观过敦煌莫高窟
二、非选择题(13分+12分+12分+13分=50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 之风,一朝复振。──《旧唐书 ?玄宗下》
材料二: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不得志)难,故即位之 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旧唐书?宪宗下》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的哪一时期?(2分)历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什么?(2分)
⑵唐玄宗的哪些统治 措施 体现了“贞观之风”的复振?(4分)
⑶请写出材料二中,与材料一有因果关系的语句。(3分)
⑷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后,你应该怎样做?(2分)
27.(12分)读右图,请回答
⑴据右面城市平面图,判断该都市的名称及所属朝代。(4分)
⑵假如你是这座城市的居民,正好有一批外地来的小朋友前来参观,你能给他们做一次导游,带领他们游览一遍吗(主要是介绍这座城市的建筑特点及地位)?(4分)
⑶在游览过程中,特别是经过集市时,你会向小朋友们推荐那些工艺品呢?请你至少举出两件精美物品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好吗?(4分)
28.(12分)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隋唐时期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期。请举例说明“繁荣与开放”的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9. (13分)我们经常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日之间的邻近,在历史 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
⑴结合唐朝时中日交流的事实,你能举出几个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吗?(6分)
⑵唐朝高僧鉴真为传播大唐文化曾六次东渡日本,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那些精神?(3分)
⑶2007年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时,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挥毫写下“温故创新”四个汉字。2008年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假如你有机会与日本中学生朋友交流,请你谈谈中日两国青少年应如何“温故创新”?(4分)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相关 文章 :
★ 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 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下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有答案)
★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 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单元测试
★ 初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地。新中国成立前它的名字叫北平,由北平到北京的变化,与下列哪一件事有关( )
A.第xx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第xx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的事件是( )
A.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抗美援朝的胜利
3、“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听到这首歌曲你能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中国工农红军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
4、标志着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的事件是( )
A.上甘岭战役取得胜利
B.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C.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凯旋回国政府
D.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战五捷,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5、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到:“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有力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6、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中国大陆全部解放
7、如果小明想仔细研究建国初期的一次土地改革的详细情况,下列最合适的参考文献是(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8、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庆祝新中国的诞生。28响的寓意是( )
A.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28年
B.没有什么寓意
C.代表中国境内的28个民族
D.因为28这个数字比较吉祥
9、下列选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xx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10、为了纪念1950年我们国家开始实施的有关农业政策而发行的邮票,其中邮票上名称被覆盖上了,请你猜猜它应该是(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土改的根本目的是( )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2、某同学的祖父今年78岁了,在他20岁的时候,家里的几百亩土地被国家没收,分给农民耕种。这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镇压*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 D.土地革命
13、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为什么在建国之初还要将这首充满危机意识的歌曲定为国歌,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原因吗?( )
A.勿忘国耻 B.居安思危 C.知耻后勇 D.发人深省
二、材料题
1、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原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①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分别从哪个历史事件开始?
②如果今天让我们续写碑文,你准备增加什么内容?请写一句话
2、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
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声场,
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
……
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
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
⑴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你可推断出这个网站的主题。你认为这个主题是
⑵“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请你说出具体的时间
⑶“年轻的人们”指的是什么人?请你举出其中的两位,并说一说这“14万”年轻人的生命牺牲有价值吗?说出理由。我们要学习这些“年轻人”什么样的精神?
⑷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能分析出这一事件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吗?
3、一座座丰碑,承载着中国革命艰难的历程,矗立着新中国傲然挺拔的身姿。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新中国的巩固,多少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抒写了一篇篇英雄的赞歌。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人民英雄纪念碑
图二;西藏和平解放纪碑
图三:抗美援朝纪念碑
请回答:
⑴图一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的?其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⑵请你将这三座纪念碑与其所建立的地点进行连线。
①人民英雄纪念碑 A.丹东
②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B.北京
③抗美援朝纪念碑 C.拉萨
⑶请将你观看这些纪念碑后的感想写下来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B 5、C 6、D 7、B 8、A 9、D 10、B 11、C 12、B 13、B
二、材料题
1、⑴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五四运动、鸦片战争。
⑵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⑴纪念抗美援朝
⑵1950.10-1953.7
⑶中国人民志愿军;如黄继光,邱少云;有价值,因为他们是为了国家安全,人民的幸福安宁而牺牲的,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⑷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3、⑴第xx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目的:为了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⑵①-B; ②-C; ③-A。
⑶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是用烈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一道初二历史题(中国历史)
北伐的对象是: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北伐的主战场是:湖南、湖北。(浙江、福建、上海、苏南为次要战场)
北伐的主要战役有: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
古代历史题
展开全部1、B 但应是前712
2、C
3 、B 应是楚成王18年
4宋景公灭曹发生于前502年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