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内容摘抄 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重点知识总结
时间:
2024-05-3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历史百科
因为得到她,三个国家展开了大战,最终导致两个国家灭亡,搞得民不聊生,她就被人称为“红颜祸水”。但据考古发掘发现,当时的阿房宫压根就没有建成,算是半成品,没有任何被烧过的遗迹。估计是汉高祖刘邦故意编造的谎言,让世人误认为是项羽烧了阿房宫。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而且耕犁基本定型。该机由耧架、耧斗、耧腿等几个部分组成。

关于历史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1、筷子是怎么来的
在商纣王时期,纣王对妲己十分的宠爱,为了怕烫到妲己,纣王都会在饭前为他品尝一下。有一次,纣王不在,妲己把烫到自己,就从头上取下玉簪子把菜夹起来吃。于是乎,这种方法就流行了。民间没有玉簪,但聪明的人民就用木材做成筷子。
2、“红颜祸水”的由来
在春秋时期,当时有位息夫人,长得非常漂亮,被当时人称为“桃花夫人”。因为得到她,三个国家展开了大战,最终导致两个国家灭亡,搞得民不聊生,她就被人称为“红颜祸水”。
3、项羽压根就没有烧过阿房宫
以前,有不少文学作品中都贬低楚霸王项羽,特别是他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但据考古发掘发现,当时的阿房宫压根就没有建成,算是半成品,没有任何被烧过的遗迹。估计是汉高祖刘邦故意编造的谎言,让世人误认为是项羽烧了阿房宫。
4、唐朝的奇葩离婚协议书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男尊女卑。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还会以各种理由把老婆给休了,就没有离婚这一说。但是,据“砖家”研究,唐朝时就有过离婚协议书,而且还是和平离婚。
5、包拯年薪超千万
包拯,因铁面无私,被世人称为“包青天”。但是,你知道包拯的工资有多高吗?据记载,包拯在开封府做官的时候,年薪共21878贯,按照现在的购买力换算,居然超过一千万年薪,是不是惊呆了?
6、洪秀全妃子太多,自己都记不全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到的领导人,被称为天王。在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其后宫有80多个妃子,多到他自己都记不得,而且还有2300多宫女。清朝时期,乾隆皇帝的妃子最多,也只不过50几个。厉害了,我的哥!比大清皇帝还牛!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 2、生产工具的演变 (1)从材质方面:石,骨,木---青铜,铁 (2)从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 (4)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 生产工具的进步反映了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提高,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而且耕犁基本定型。犁由犁梢(犁柄)、犁床、犁辕、犁箭、犁铧和横杠(犁衡)六部分组成,耕犁上安装了翻土碎土用的犁壁。当时盛行二牛抬扛式的犁耕,即两头牛抬着犁衡,挽拉一张长辕犁,一人扶犁并驱赶耕牛。 历史上主要的铁农具还有整地用的臿,(镢),有的地方称镐,战国、秦汉使用普遍,适用于刨地翻土。铁搭(铁耙),唐、宋以后出现,长江下游最为普遍,用它翻地比牛耕更适于粘重的水稻田。中耕除草时的农具主要有铲、锄(耨”、“镈”)。在考古发掘中,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铲、铁锄。收割的主要农具有镰。在父系氏族社会阶段已有石镰,最早的铁镰是战国时期的。钹镰,使用时需双手执之,可以说是一种大型镰刀,适用于收割撒播的麦子和牧草等。 西汉耧车,是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创造的一种畜力播种机。该机由耧架、耧斗、耧腿等几个部分组成。耧架用木制成,供人扶牛牵。耧斗是放种籽的木箱,分大小二格。大格储种籽,小格相当于播种调节门,有一个带闸板的出口,可以控制下种速度,均匀地播撒。耧腿是开沟的铁铲,耧犁按播种幅宽、行数的不同,有一腿、二腿、三腿乃至更多的腿,其中以三腿的较多。耧犁能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压土等多项工作,提高了播种的质量与效率,是当时较高水平的播种机,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播种机。 3、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封建社会(战国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