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知识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按时间顺序
时间:
2024-05-1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历史百科
对后世影响重大。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县”隶属于“郡”。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阁员官位较低,内阁无实权。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归纳
1.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感情更易于表达,更易于被人看懂,寻求解决问题的想法更为强烈;浪漫:主张创作自由,描写自然,重奇特而轻平凡,想象丰富,幽深奇谲,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描写奇特的情节,塑造非凡的,独特的性格等特点。
2.都借神仙之类东西美好虚无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都有很高的政治抱负,可惜不被重用,郁郁不得志,但又心忧天下,自己又不敢直接抨击现实,故而借神仙之类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且,以抒情诗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对后世影响重大。屈原创作了新诗的类型《楚辞》,《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按时间顺序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成为一方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受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承担军事义务)和力役(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2、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1)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3)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
(1)时间:公元前221年。
(2)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
2、皇帝制度的创立:秦始皇创立。特点:皇帝至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3、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②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2)地方:郡县制
设置:郡——县——乡——里。“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县”隶属于“郡”。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1)秦汉“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2)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于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汉朝刺史制度:
(1)创立者:汉武帝。
(2)史实: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
(3)目的(作用):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
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
明成祖(永乐帝)朱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阁员官位较低,内阁无实权。
2、清朝的军机处:
(1)时间:清雍正年间(雍正皇帝)。
(2)职权:由单纯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
意办事。
(3)特点:简(机构简单,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较高)、密。
(4)作用: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注:人民、岳麓两版皆不明确)
(1)积极性:①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民族融合
④有利于人民创造灿烂文明。
(2)消极性: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