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冬瓜球排放在大碗内,加盐、味精、鲜汤上笼用大火蒸30分钟取出。做到“心静自然凉”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人的心神易受扰动,从而出现心神不宁,引起心烦。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负担。心阳虚是心气虚的发展,心气虚指心脏功能减弱,表现为心慌心跳、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并有出汗。心阴虚则是指心阴血不足,不能濡养心脏而出现的病症。因为血属阴,心阴虚可造成部分心血虚的症状。
老人如何夏季保健养生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荷叶茯苓粥:
配料: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白糖入锅。
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亦有疗效)。
凉拌莴笋:
配料:鲜莴笋350克,葱、香油、味精、盐、白糖各适量。
做法:莴笋洗净去皮,切成长条小块,盛入盘内加精盐搅拌,腌1小时,滗去水分,加入味精、白糖拌匀。
功效:利五脏,通经脉。
奶油冬瓜球:
配料:冬瓜500克,炼乳20克,熟火腿10克,精盐、鲜汤、香油、水淀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净削成见圆小球,入沸水略煮后,倒入冷水使之冷却。将冬瓜球排放在大碗内,加盐、味精、鲜汤上笼用大火蒸30分钟取出。把冬瓜球复入盆中,汤倒入锅中加炼乳煮沸后,用水淀粉勾芡,冬瓜球入锅内,淋上香油搅拌均匀,最后撒上火腿末出锅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除烦,补虚损,益脾胃。
兔肉健脾汤:
配料:兔肉200克,淮山药30克,枸杞子1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大枣30克。
做法:兔肉洗净与其他配料大火同煮,煮沸后改文火继续煎煮2小时,汤、肉同食。
功效:健脾益气。
夏天老人应如何保健
一年四季都应养心,夏天尤其要注意养心,老年人更应如此。因为,夏天出汗多,伤心阴、耗心阳。所以,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应重点养心。
做到“心静自然凉” 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人的心神易受扰动,从而出现心神不宁,引起心烦。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夏天首先要让心静下来。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有几分道理。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所以,老年人在夏天要多清静。 第一,夏天要多闭目养神。有空就闭目养神,闭目可帮助老人排除杂念。 第二,夏天要多乘凉,少出汗。夏天出汗多,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易伤心之阴阳。加之夏天温度高,体表的血量分布多,这样容易导致老年人出现心脑缺血的症状。而且,夏天出汗多,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所以夏天要降低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出汗,并适当喝一点淡盐水。但是,该出汗时则要出汗,老年人也不能闭汗,在房间里开空调的时间不能过长。 第三,要清心寡欲。少一分贪念,就会少一分心烦。中医认为,“过喜伤心”,所以老年人要善于调节心情,尤其不能大喜大悲。 第四,夏天要多静坐。静则神安,哪怕5分钟都可见效。每天老年人应在树阴下或屋内静坐,15—30分钟即可。也可听悠扬的音乐、看优美的图画,或去钓鱼、打太极拳。 第五,夏天要心慢。夏天天气炎热,血液循环加速,心脏容易负担过重,所以夏天要慢养心,不能劳累。只有心先慢下来,呼吸才慢得下来。休息时要减慢生活节奏,使心跳减慢、呼吸频率降低,生命活动的节奏慢下来,心脏才能得到休息。 夏天养心安神之品不可少,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既养“心阳”又养“心阴” 老年人在夏天要善于养心阳和心阴。心阳虚是心气虚的发展,心气虚指心脏功能减弱,表现为心慌心跳、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并有出汗。如不注重保养,发展为心阳虚就会出现心慌、气喘加重,而且畏寒肢冷,胸痛憋气,面色发白,舌淡胖苔白滑,脉弱无力。 有心气虚或心阳虚症状的人,夏天尤其应该避免多出汗,以免伤了心阳,可用人参(2—3克)、西洋参(3—5克)泡水饮,或服生脉饮(人参或党参、麦冬、五味子)口服液。 心阴虚则是指心阴血不足,不能濡养心脏而出现的病症。因为血属阴,心阴虚可造成部分心血虚的症状。心阴虚的主要特点是阴虚阳亢,表现为五心(即胸心、两手心、两足心)烦热、咽干失眠、心慌心跳、舌红、脉细数等症状。 心阴虚者需要注意少劳累、少出汗、多吃养心阴之品,如西洋参3克、麦冬3—5克、桂圆肉5—10个泡水喝,或吃冰糖大枣小米粥,或吃百合藕粉和银耳莲子羹。 夏天还要养心血 心血虚主要是心血不足,使人的脑髓及五脏失于濡养而出现头昏脑空,乏力疲倦,面白无华、唇甲色淡,脉细而弱。可吃鸡血、鸭血、猪血、大枣、阿胶或当归炖肉。 在夏天,老年人要睡眠充足,并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夏天老年人易产生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困,没精打采,只想在床上躺着,也不想吃饭,不想参加社会活动,只想在家呆着。碰到这样的情况,老人就应走出户外,多和人交往,多去旅游或到公园去赏景,要变“苦夏”为享受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