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春季养生应该注意哪些?)
时间:
2024-04-2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历史百科
另外,不要选择潮湿的地方进行锻炼,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也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据医生介绍,“热”是壮阳食材的基本特点,阳虚者适量服用确实会有一定效果。另有说法一、着装适宜防受凉。因此,天气稍热也不宜急于脱掉衣服,以防外邪侵袭,减少疾病的发生。饮酒不可过多,以免伤脾胃。老人、小孩尤宜多吃易消化食品,以利健康。

春季养生应该注意哪些?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春季,这个时候的天气特点,就是干燥。从中医的角度考虑,了解和掌握一些春季养生法,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春季养生,有一些禁忌需要你多加注意。下文就做了具体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医认为立春后人体阳气开始升发,如能利用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采用科学的养生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春季又是皮肤病、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等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所以,春季养生对于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春季养生一定要适应气候生理变化规律,防止进入误区。人们春季养生“六不原则”。
不湿,被褥和衣服要保持干燥透气,春季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可避免发生湿疹。另外,不要选择潮湿的地方进行锻炼,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
不酸“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而肝旺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饮食忌酸。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螃蟹等。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可多吃山药、春笋、菠菜、大枣、韭菜等。也可用山药和薏米各30克、小米75克、莲子25克、大枣10枚共煮成粥,加少许白糖当主食长期食用。
不冻,要遵循“春捂”之说,不宜马上脱下棉衣,换装时应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先把上衣减掉一些,裤子可晚一些减,下身宁热勿冷,以助养阳气。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老年人、有痛经史的年轻女性,初春时要尽量使身体“不冻不寒”。
不静,人体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是“动”,切忌“静”,人们应积极到室外锻炼,但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锻炼前应喝些热水、牛奶、蛋汤等热汤饮,同时运动要舒缓。
不怒,情绪易急躁,要做到心胸开阔,身心和谐。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也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以上这些春季养生禁忌,都是我们在春季保健时,需要多加注意的问题。健康的身体,离不开你细心的养护,多了解一些四季养生知识,这样就能让在一年四季中,都能拥有健康的体质来了,赶紧来试一试吧。回答参考:http:///tcm/ys/cjys/11116.html望朋友仔细阅读 养生健康好习惯
在春季怎样养生
忌摄入过热食物
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复苏,处处生机蓬勃,而作为万物灵长的人,也和自然界生物一样充满生机。我国古代医学家就曾根据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
据医生介绍,“热”是壮阳食材的基本特点,阳虚者适量服用确实会有一定效果。而到了春季,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步活跃,阳气初生,加上气候反复无常,故在饮食保健上应该将排、疏与平补结合,而不应继续摄入热性之物。
医生提醒大家,进补壮阳还是要因人而异,体虚者可以适当进补,切忌盲目跟风,因吃过多温燥食物,会导致阳气外泄,身体上火,对身体健康是百害而无一利。
春季饮食宜清淡
医生:“春天,人体阳气初生,应以清补、柔补、平补为主”,冬季寒冷,又恰逢春节,经常参加酒席宴会,人们一般都是大鱼大肉地吃。经过一个冬天过多的肉食“洗礼”,人渐感肥腻,到了春天就应该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少吃狗肉、羊肉这类温燥的食物。
《千金方》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医生建议大家,到了春季,就应多吃一些性味甘平,且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肉、鱼肉、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利于发寒散邪,扶助阳气。体虚者可多吃韭菜,例如韭菜炒鸡蛋、韭菜粥等。
春日养阳“动补”好
中医有“三补”之说:动补、食补、药补,其中以“动补”为上。医生介绍,春日养阳贵在锻炼。
春天,万木吐翠,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而“动”为养阳最重要一环。人们可以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做操、放风筝、打球等,或到近郊、风景区去春游。这样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人人适宜。
另有说法
一、着装适宜防受凉。春天乍寒乍暖,气候变化无常,加之人体皮肤腠理逐渐舒展,容易感受外邪,引起疾病。因此,天气稍热也不宜急于脱掉衣服,以防外邪侵袭,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万物复苏防瘟疫。冬去春来,阳气升发,往往会引起旧病复发和各种病毒、细菌的传播,如流感、流脑、百日咳、麻疹、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等。所以,要适应气候的变化,注意防寒和身体锻炼,以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三、饮食调养更重要。中医文献记载: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过多,以免伤脾胃。所以人们的饮食宜甘甜少酸。老人、小孩尤宜多吃易消化食品,以利健康。
四、风和日丽宜春游。春天,鸟语花香,生气盎然。经过冬三月的收藏季节,人们应多做户外活动,到山清水秀的郊外春游,能使人心情舒畅,心胸开阔,对健康十分有利。
五、春暖花开宜进补。春天,由于生机旺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也随之增多。特别是久病将愈,病后体弱,手术后气血太亏的人,此时,适当吃点补品补药,对身体大有裨益。
六、早睡早起不恋床。春天宜早睡早起,不能恋床,以免久睡越发困倦。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春眠太久,容易加速脑血栓的形成。
七、房事控制不过度。当春季来临时,万物复苏、生长。对人来说,性欲和性爱能力也有增强的趋势,因此,切忌因兴奋而房事过度,否则,对身体健康不利。
朋友,祝你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