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桩功包括吐故纳新桩、激气桩、三才桩、混元桩、炼丹桩、盘根桩和三体式等。通过此功法的锻炼,疏通经络、强化气血的执行,促进人体脏腑的阴阳平衡和气机运动的顺达和谐。
养生的简单拳法
形意拳是我国三大著名内家拳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拳种之一,位列中国四大名拳,以技击实战而著称,但它的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祛病延年之功效更为显著。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欢迎大家的阅读!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一、形意拳桩功
形意拳桩功是以养气、练气为主,通过站桩来聚气、运气,使人体气血充盈、通达,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的作用。本桩功包括吐故纳新桩、激气桩、三才桩、混元桩、炼丹桩、盘根桩和三体式等。
1.吐故纳新桩
此桩是练丹田内呼吸的热身预备功法,主要是排除体内浊气、吸纳外界清气,并通过外吸外呼、内吸外呼和外吸内呼等三种呼吸方法,逐渐过渡到内吸内呼的丹田内呼吸胎息。
功法动作略。
2.激气桩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能量,它包括先天之元气和后天之宗气、营气、卫气,并分布在四肢百骸和五脏六腑,以升、降、出、入的气机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练此桩功,可以把先天、后天之气启用、强化,让人体周身气血充盈,激发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功法动作略。
3.三才桩
此桩并不是“三体式”的亦称,而是一个单独的桩功。此桩动作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吐纳导引的内气执行和肢体运动,并有独特的功用——通过呼吸吐纳,来引导丹田内气的升降起落和肢体、躯干的开合伸缩,达到采气、养气和炼气的功效。
功法动作略。
4.混元桩
形意拳门内的混元桩不同于太极拳和大成拳的混元桩,步型不是那种类似于马步的步型,而是类似于三体式三七步的“一九步”,主练“一条腿顶两条腿”的平衡稳定。上肢是怀抱乾坤,通过含胸拔背和顶命门来拉伸脊椎,消除后天的S形凹陷而练就返先天的“龙骨大弓”。同时通过“三香朝天”和“五心相并”来引导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中和混成,并使之执行周身腠理。最终达到调形、调息和调心的锻炼效果。
功法动作略。
5.炼丹桩
炼丹桩,一是指外形象过去道家炼丹的炉子,二是指该桩功主练丹田内气。练此桩功,将人散乱于外的后天之气 ,通过起落钻翻、横竖束展、顺逆阴阳等动作、意念和呼吸的导引,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的先天之元气,相交、中和为混元一气,聚之于丹田形成丹田内气,并运之——“一气之起落束展”,将之顺通五脏即内五行,运转任督二脉即“小周天”,同时对脚踝、膝胯、腰椎、肩颈等部位关节进行抻筋拔骨得到很好锻炼。
功法动作分为定步和行步两种略。
6.盘根八法桩
气为劲力之根经云:以上以下十四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气,盘根就是把丹田内气经过动作、呼吸和意念的导引,通过经络和腠理,盘运至人体各部位即“大周天”。通过此功法的锻炼,疏通经络、强化气血的执行,促进人体脏腑的阴阳平衡和气机运动的顺达和谐。
功法动作略。
7.三体式
“三体”含义在道家为天、地、人,而在武术上是指人体的上肢、躯干和下肢这上、中、下“三盘”。“三回九转归一式”的一式就是指三体式,“万法出自三体”,是说三体式是形意拳的母式。通过此功法的锻炼,可以使周身混元一气的聚运至上中下三盘,达到周正、和谐、顺达,规范动作标准,实现内外“六合”和阴阳相合。
功法动作略。
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二、形意拳步法
1.踩鸡步
踩鸡步是形意拳及其前身心意拳的筑基功法,是行功的一种,可以后续延伸为形意拳的“槐虫步”趟鸡步。
踩鸡步看似是简单的迈步行走,其实内在要求严格。通过踩鸡步的习练,除了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和下肢力量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练除了呼吸之外的丹田“省”气。
功法动作略。
2.固本还阳步
固本还阳步也是行功的一种,一是练习对抗时的下盘稳定,二是锻炼丹田内气的激发鼓荡。经常习练该步法,可以提升肾阳、祛除体内溼气。
功法动作略。
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三、形意拳拳法
形意拳拳法包括五行拳和十二形,在养生保健上各有侧重。
1.五行拳
形意拳的五行拳以“阴阳五行”之原理,配伍五行拳之动作,锻炼、强壮人体“五脏”劈拳清肺;钻拳补肾;崩拳舒肝;炮拳养心;横拳健脾,在平衡脏腑阴阳平衡的前提下,侧重于补阴即强壮内脏的 *** 气血,有效地防治因阴虚和气血不足引起的各种病症。
⑴劈拳
经云:“劈拳之形似斧属金”、“内通于肺,外窍于鼻,在体为皮毛"。
劈拳的健身功效:清肺活气、滋润皮毛,有效地防治肺阴虚、肺阳虚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咳喘气短、气管炎、鼻炎、咽喉肿痛等、面板粗糙和毛发脱落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⑵钻拳
经云:“钻拳之形似电、似闪、属水”、“内通于肾,外窍于耳,在体为骨”。
钻拳的健身功效:强肾固精,有效地防治因肾阴虚、肾阳虚引起的男科女科病和腰腿酸痛、骨质疏松、耳鸣、水肿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⑶崩拳
经云:“崩拳之形似箭属木”、“内通于肝,外窍于目,在体为筋”。
崩拳的健身功效:疏肝明目、强筋壮体,有效地防治肝脏慢性疾病肝炎、脂肪肝等、眼疾和筋肌拘挛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⑷炮拳
经云:“炮拳之形似炮属火”、“内通于心,外达于舌,在体为血脉”。
炮拳的健身功效:养心安神、补血益智,有效地防治各种心脏疾病、贫血和失眠、健忘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⑸横拳
经云:“横拳之形似弹属土”、“内通于脾,外窍于口,在体为肌肉”。
横拳的健身功效:健脾胃、壮体魄,有效地防治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和肌肉萎缩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2.十二形拳法
形意拳的十二形拳结合“人体经络”之学说,象形取意于十二种动物之特长,启用、疏通人体十二正经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和任督二脉及其气血的执行,有效地防治因阳虚和气血不通而引起的各种病症。十二形拳法图片待传
⑴龙形
龙形通足太阳膀胱经,因劲起承浆又通任脉。
可防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腰背酸痛、四肢无力、感冒、失眠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⑵虎形
虎形通手太阴肺经,因劲起臀尾长强又通督脉。
可防治:咳喘气短、胸闷胀痛、咽炎鼻炎、伤风感冒、面板过敏、色斑、痤疮、落发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⑶猴形
猴形通足太阴脾经。
可防治:消化不良、胃痛胀气、腹胀便稀、清瘦贫血和败血病、白血病等血症及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⑷马形
马形通手少阴心经。
可防治:心烦、心悸、心痛、胸闷、失眠、多梦、健忘等心志病和冠心病、肺心病、心律不齐等心脏器质病。
功法动作略。
⑸鮀形
鮀形通手少阳三焦经。
可防治: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高血糖、高血脂、甲亢、肿瘤、妇科病等疾病和耳鸣耳聋、偏头痛、眼睛咽喉脸颊肿痛、颈椎病、肩周炎、腹胀、水肿、食欲不振、大小便失禁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⑹鸡形
鸡形通足阳明胃经。
可防治:消化不良、各种胃病、呕吐、肠鸣腹胀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⑺鹞形
鹞形通足少阳胆经。
可防治:口干口苦、食欲不振、胆怯易惊、失眠易怒、白发脱发、面瘫、眼疾白内障、视力减弱等、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和胆囊炎、胆结石、肝炎、脂肪肝等肝胆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⑻燕形
燕形通手太阳小肠经。
可防治:耳鸣、听力减弱、体虚怕冷、呕吐腹泻和各器官、肢体部位的痛疼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⑼蛇形
蛇形通足少阴肾经。
可防治:耳鸣眼花、风溼、水肿、骨质疏松、腰膝酸软、腰腿麻木和生殖系统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⑽鸟台 形
鸟台 形通手厥阴心包经。
可防治:失眠多梦、健忘易怒、心烦狂躁、心悸、心痛、胸闷、血压不正常、心律过快或过慢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⑾、⑿鹰熊合演
鹰形通手阳明大肠经;熊形通足厥阴肝经。
可防治:眼黄眼干、口苦口干、牙痛、鼻出血、咽喉肿痛、小腹胀痛、便秘腹泻、高血脂、高血压、肢体麻木、脸色晦暗长斑痘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附《十二形归经歌》
虎形手太阴,双扑清肺金;鹰形手阳明,捉拿肠引领。
猴形足太阴,健脾束纵敏;鸡形足阳明,养胃独立行。
马形手少阴,疾蹄奔腾心;燕形手太阳,取水净小肠。
蛇形足少阴,拨草补精肾;龙形足太阳,升降理膀胱。
鸟台形手厥阴,崩撞心包稳;鮀形手少阳,分拨三焦畅。
熊形足厥阴,疏肝顶竖沉;鹞形足少阳,利胆任飞翔。
六字诀养生功法教程
六字诀养生功法教程是: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六字诀是一种吐纳法。它是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同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预备式,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双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呼吸法,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所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体重移至足跟。调息,每个字读六遍后,调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复自然。
嘘气功可以对治目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呵气功治心悸、心绞痛、失眠、舌强语言塞等心经疾患。呼字功治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吹字功可对治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嘻字功治由三焦不畅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
有没有养生功法?
生命在于运动,现代人的身体缺乏运动,所以更应该通过运动来调节身体的问题。但是,稍有见识的人都感到,跑步等体育运动、健身房里的各种健身运动,似乎都少了点什么,不够味儿,只是锻炼形体,而不是调节身心的养生。所以,现在年纪大一点的人练太极拳,年轻人比较喜欢练跆拳道,瑜珈。这些都是很好的调整身体的方法。 但是,每每在一些大型企业给员工做养生培训的时候,或是在高校做讲座的时候,总是有人问我:“武老师,像太极拳啊、瑜珈啊、跆拳道啊,还有各种拳法、武术,我都曾试着练过,但总是学不会,套路记不住,或者是动作不到位,怎么办?”更常见的提问比如:“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拳要天天练才能有效,三天不练手生。我根本不能够花那么多时间去学,更没有时间去练,怎么办?”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想学一点功夫,一来防身,二来养生。但这些顾虑又把他们拒绝在养生和功夫的门外,大家工作忙了,心情浮躁了,而且,现代人以脑力劳动为主,大脑发达,运动细胞少,招式一多就比划乱了,练不会。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小的时候手脚特别笨,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划半天还不得要领,但这并没有减少我对练拳的兴趣;因为我找到了一种简单易学又不占时间而轻轻松松的方法!所以尽管现在我也很忙,除了正常的门诊外,还有各种社会应酬,甚至晚上在家还冷不丁有病人上门求治,但这并不妨碍我养生。 我从小练习中国传统武术,练的是意拳,也叫大成拳。这个拳没有什么招数和套路,就是两手往胸前一抱,静静地站着,叫“站桩”。这是民国后期一个著名的武术家王芗斋老先生创立的。站桩是很多武术门派的基本功,王老先生把这种桩法单独提炼出来,作为一种养生和保健的方法,调整我们的形体。这是我目前所见到的所有调整形体的训练方法中最简捷、最便利,而且见效最快的一种方法。 我这给大家介绍一个最平常、最有效,也是最省时间和不占地方的桩法,叫做“浑元桩”。两脚平铺于地,与肩同宽,全身很随意地放松下来,双手在胸前环抱,慢慢地臀部往后靠,如同坐一个高凳,似坐非坐。这样就站好了。接着,还有一些讲究:手要求掌心内凹,十个手指张开以后,里面的关节往里面夹,外面的关节往外面顶,虎口是圆撑的,腕关节不能僵死,两个肩膀撑开。十个手指之间要如同夹一根香烟,不能让它掉下来。双手如同抱抱一个氢气球,用力轻了这个气球就飞出去了,用力紧了这个气球就爆了。用心体会这种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感觉。头呢,下颚稍微往回收一下,和脖子之间好好像夹住一个乒乓球;同时,感觉头上面有跟绳子吊着。腿稍微往前弯曲一点,身体的全部重心落在脚掌的前三分之二处,这样,后脚跟就稍稍抬起来了,又不能完全抬起来,要像踩着一个蚂蚁似的,不能让它跑了,也不能把它踩死。 姿势固定好了以后,可以前后晃一下,如同在游泳池里,体会水和人激荡的感觉,幅度不要太大。眼睛似闭非闭,什么高兴想什么。就是短短的三到五分钟时间,我们的手就会发热发胀,里面有蚂蚁爬的那种感觉,这就是“蚁行感”,说明体内气血的流动了已经加快了。身体在轻微摇摆晃动的时候,如果不能很好控制,可将意念集中在尾椎骨上,慢慢地用这个尾椎骨画一个小圆圈,带动身体的细微晃动,此时,五指的蚁行感随着身体的晃动而尤为明显。 虽然初站桩的时候要求比较多,但只要你站好了,要求就变得很宽松了。如果累了,可以举高一点或者举低一点,都没关系,只要高不过眉、低不过脐就行了;两手还可以左右调整位置,只要左手不放到鼻子右边,右手不放到鼻子左边就可以。 这个桩就是浑元桩——大成拳里的开山第一桩。 浑元桩在形上是很简单的,在锻炼的初期,我们看着电视也可以做,聊着天也可以做。我经常建议我的一些朋友,每天下班回家后看着电视这么站半个小时,什么时间都不浪费。他们都反映说,只要站了这个浑元桩,一夜就能睡得安安稳稳的。有人说,浑元桩站久了会感觉后背发热,这是怎么回事?我们都知道后背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总督和统领人一身之阳气,后背发热,意味着阳气被鼓动起来了,气血循行更为通达了。在这个普遍阴盛阳虚的年代,鼓动阳气是养生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