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合理膳食是健康的重要环节。人们在平日的饮食中,大多只注重食物口味和方便,但在营养、卫生、健康方面的考虑却不够周全。应用日常食物,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生理病理需要进行调理养生,不但能充饥,更能补充营养,有益健康,祛病延年,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养生方法。
励志养生的句子
1、心平则气自和。2、养生以不伤为本。
3、养心莫善于寡欲。
4、按摩为养生之一术。
5、树怕剥皮,人怕伤心。
6、善养生者,先除欲念。
7、居心要宽,持身要严。
8、多欲亏义,多忧害智。
9、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0、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11、善摄生者,先除欲念。
12、治已病,不若治未病。
13、得而不喜,失而弗扰。
14、心要常操,身要常劳。
1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16、谤来不戚,誉至不喜。
17、人该顺时,不可趋时。
18、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19、体欲常劳,食欲常少。
20、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21、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2、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23、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24、养生者,心欲求寐愈难。
25、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
26、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
27、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
28、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29、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
30、多言则背道,多欲则伤生。
31、萝卜上了街,药方把嘴撅。
32、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
33、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34、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
35、慈、俭、和、静四字可以延年。
36、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37、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38、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39、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40、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41、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
42、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
43、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益。
44、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
45、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46、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47、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48、有规律的生活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49、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存之本。
50、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
51、夜卧早起三月春,缓形无努志逆生。
52、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
53、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5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55、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
56、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57、饮食节制常常使人头脑清醒思想敏捷。
58、饱暖安乐,纵情恣意,如是夭折者多。
59、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6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1、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
62、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
63、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64、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65、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
66、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67、乐之方至,乐而弗骄;患之将至,思而弗忧。
68、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
69、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
70、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71、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
72、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73、使身体充满精力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快活的习惯。
74、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
75、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76、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77、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
78、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
79、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80、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
81、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
82、世上最好的医生是饮食有度、保持平安与喜悦的心情。
83、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
84、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
85、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
86、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87、有一个方法可以让自己好看,就是尽量保持快乐的心境。
88、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
89、世上最高级的三个医师:节食博士、安宁博士、快活博士。
90、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抒滞怀,以畅生气。
91、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
92、百岁之寿,益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
93、身体要过着一种有规则的、有节制的生活,方才能保持健康。
94、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95、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
96、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97、夏为蕃(草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98、常以舌柱上腭,聚清津而咽之,润五脏,悦肌肤,令人长寿不老。
99、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100、人能执天道生杀之理,法四时运用而行,自然疾病不生,长年可保。
101、人勤于体者,神不外驰,可以集神;人勤于智,精不外移,可以摄精。
102、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103、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
104、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105、要保持健康的身体,除了节食、安静这两位医生外,还有一位,就是快乐。
106、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07、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108、养成简单朴素的生活习惯,是增进健康的一大因素,使人对于生活必需品不加挑剔。
109、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贫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不可得也;以达而能达人者,欲穷不可得也。
110、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在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111、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112、年青人有的是健康,因而他也就浪费健康。一旦觉得健康值得宝贵的时候,那犹如已经把钱失掉的败家子,是已经失掉健康了。
113、散步不需要伴侣,东望西望没人管,快步慢步由你说,这不但是自由,而且只有这种时候才特别容易领略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种“分段苦”的味道。
研究性学习论文:饮食与健康
(1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由此可见,合理膳食是健康的重要环节。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科研结果表明,危害人类健康的大部分疾病是因饮食不当引起的。 人们在平日的饮食中,大多只注重食物口味和方便,但在营养、卫生、健康方面的考虑却不够周全。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提倡健康饮食显得尤其重要。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应用日常食物,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生理病理需要进行调理养生,不但能充饥,更能补充营养,有益健康,祛病延年,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养生方法。 (2) 饮食是维持健康的源泉 话说饮食:让饮食为健康投资 一分钟饮食提要 健康的身体来自于健康的饮食。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改变错误观念,对健康饮食有正确的认知。 合理的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机能的源泉,是健康的基础;不合理的饮食无异于透支健康。 季节在变,饮食也要变。要根据季节的不同特点调整饮食结构,制订饮食计划。 饮食是维持健康的源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保健。健康的身体来自于健康的饮食。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必须改变原来的一些错误观念,对健康饮食有正确的认知。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变化。不同时期,人们赋予健康的内涵不尽相同。健康在词典里的定义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这是 "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单单是指不生病,而且还包括以积极的态度去认真对待任何事情的精神、肉体和社会适应状态。由此可知,"健康"既包括体能健康也包括精神健康,即人的健康不仅是躯体的健全和不虚弱,在生理上没有疾病,在心理和精神方面保持平衡状态,还包括人对社会的良好适应,与社会和谐相处。新的健康概念把人的躯体与精神结合、个体与社会结合,是对健康的全面定义。 健康的价值,贵重无比。健康是生命的源泉,事业发展的本钱,家庭幸福的基础,民族兴旺的标志和国家昌盛的保障。健康是基础,健康是保障,健康是根本,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健康长寿是人们追求的理想。 1953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就是金子"的口号,旨在唤起人们珍惜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1992年,由维多利亚宣言的"健康四大基石"精辟地概括了当代世界预防医学的最新成果,其实质就是提倡健康的自我保护。可以说,谁掌握了健康的钥匙,谁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 过去人们认为,只有疾病才是健康的杀手。其实,以饮食和起居为主要因素的不良生活习惯才是健康的最大威胁,对健康的影响比疾病更大。高脂肪饮食、嗜烟酗酒、不充分休息、作息时间不规律等,都会成为健康隐患,直接导致健康状况下降。 每个人的健康都有正负抵消的情况。这一点可以通过细算"生命账"来发现。例如,"生命在于运动",积极运动锻炼是有利因素;但运动过度又是不利因素,两者相互抵消后,非但不能储存健康,还会将已储存的付出。这种缺乏自我保健意识的透支身体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恐怕也是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可透支生命,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更多地认识自己,多学习医学知识,掌握鉴别本领,准确把握自己的身心健康。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源泉 然而,生活中,许多人对"吃"的学问了解得仍然不多。对于吃什么,怎样吃,何时吃,才能最大地保证营养和健康,如何进食才算合理、科学,不但过于盲目,而且不求甚解。于是,为了健康,很多人还在恪守着关于饮食的种种箴言;一些时尚的年轻人仍在追随着"时髦"的吃法。但是你知道吗?有些看似合理的做法往往就是一种误区,那些让你一直深信不疑的饮食箴言,很多都是充满了片面性的谎言!"吃饱喝足身体才健康""早餐不吃也无妨""吃得好身体才强壮"等,这些不科学的认识其实都是危害健康的。 生活是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您的饮食习惯,另一端是您的健康。您对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多少,就能得到健康几何。只有遵循着健康的饮食法则,才能够始终如一地享受健康人生。什么才是养生之道呢,是不是从注意饮食开始呢?就是早中晚应该怎么样注意饮食呢?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哈哈饮食卫生的谚语
饮食谚语食不语,寝不言。―――《论语》春秋战国孔丘
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谚语
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谚语
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等
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养生四要》明 万全
饥不暴食,渴不暴饮。―――谚语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圣济总录》宋官修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汤泡饭,嚼不烂。―――谚语
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素问玄机病原式》金元 刘完素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昨非庵日纂》明郑宣
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谚语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嘉业堂丛书》清刘承干
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谚语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谚语
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谚语
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谚语
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明 万全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唐 张湛
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宋 杨士瀛
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随息居饮食谱》清王世雄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 ―――谚语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谚语
药补不如食补。 ―――谚语
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谚语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谚语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谚语
甜言夺志、甜食坏龄 ―――谚语
吃馍喝凉水,瘦成干棒槌 ―――谚语
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 ―――谚语
少吃多餐,益寿延年 ―――谚语
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谚语
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谚语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谚语
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谚语
饮食讲卫生,保你不生病。―――谚语